大陆贡献46%营收, 高通只想抱紧中国, 抱紧小米!

  • 2025-09-30 23:20:29
  • 901

近日,高通公司发布了最新款旗舰手机系统级芯片(SoC)——高通骁龙8 Elite Gen5,即第五代骁龙至尊版芯片。若无意外情况,该芯片应是本年度性能最为强劲的手机芯片,其性能不仅超越苹果的A19 Pro芯片,亦领先于联发科的天玑9500芯片。

同样在情理之中的是,小米17将率先搭载这颗芯片,而这也是小米多次率先采用高通旗舰芯片的又一实例。那么为何高通愿意将自己的芯片,交给小米来首发呢?

要知道现在中国已经是高通最大的收入市场了,按照相关数据显示,高通的收入中,中国贡献了46%,远高于美国的25%,韩国的20%,可以说中国就是高通的衣食父母。

高通与小米的深度绑定并非偶然,而是双方在技术研发、市场布局和生态共建上长期磨合的结果。作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,中国不仅为高通提供了庞大的营收来源,更成为其技术落地的重要试验场。

小米凭借极致性价比策略和快速迭代能力,恰好为高通搭建了展示芯片性能的理想舞台——当骁龙8 Elite Gen5在小米17上实现"性能铁三角"(芯片+系统+散热)的完美调校时,消费者体验到的不仅是流畅的游戏帧率,更是高通技术实力的具象化呈现。

这种合作背后隐藏着更精妙的商业逻辑。高通需要小米这样的"技术翻译官",将晦涩的芯片参数转化为消费者可感知的体验升级。

小米17系列搭载骁龙Elite Gen5时首创的"冰封散热系统",正是这种转化的典型案例——它让普通用户直观理解了高通先进工艺制程带来的能效提升。而小米全球前三的出货量,又为高通构建了难以复制的市场数据闭环:数千万台搭载同款芯片的设备实时反馈使用数据,使高通能精准优化下一代芯片架构。

值得注意的是,这种共生关系正在向更纵深的领域拓展。当雷军在骁龙技术峰会上演示小米汽车SU7的智能座舱时,座舱核心正是骁龙8295芯片。这揭示了一个新趋势:高通正通过小米生态,将其移动端的技术优势向汽车、IoT等领域延伸。

而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爆发性增长,将为这种转型提供绝佳跳板。正如高通CEO安蒙所说:"我们不是在寻找客户,而是在寻找能共同定义未来的技术伙伴。"在这个维度上,小米或许正是高通眼中最理想的"未来定义者"。

正是因为大陆市场占据了高通大部分的营收,所以高通才想抱紧中国,而小米也是高通重要的客户,所以抱紧小米也是很重要的,对此你怎么看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