富春染织, 从纺服到机器人 巨大的预期差!

  • 2025-07-29 00:49:54
  • 200

资本市场是,要信早信,打的就是预期差。毕竟有预期差,才有空间。

最近很多公司业绩预告出来了,不少公司业绩巨亏,但是股价却强势上涨,这是为什么?

7月11日,富春染织发布公告:上半年预计净利润约1100.0万元-1600.0万元,同比下降80.85%-86.83%。

公司给的理由是:因关税战的影响,大宗商品棉花价格波动加剧,下游客户出口受到巨大影响,国内市场复苏缓慢,公司销售增速不及预期,固定成本不能被摊薄,造成报告期内公司经营利润大幅下滑。

再结合一季度报告:公司一季度净利润约483.53万,同比下降83.62%。

看了一下报表,这么大的降幅到底是哪些会计科目导致的呢?

1、费用增加:财务费用涨了3倍多,从526万增加至1822万;

2、受益下降:投资收益+其他收益+公允价值变动,从2400万下降至813万;

要知道,2024年富春染织的净利润还有1.2个亿,按照这个趋势,今年净利润估计只有2000万-3000万。

这个差距非常之大。

如果按照富春染织之前的估值和逻辑,业绩这么暴跌,股价也应该暴跌80%才对啊。

但是,富春染织的股价并未因此大跌,反而逆势大涨。

到底为什么呢?肯定是有故事的嘛。

富春染织是干啥的呢?

他“此前”的核心业务就是,色纱染色与高端面料制造,就是纺服行业。

公司的色纱主要用于袜业(占国内市场份额超30%)、针织服装(T恤、卫衣、无缝内衣)及梭织面料(衬衫、家纺)。

看一下富春染织的过往业绩:

2020年之前,公司营收也就个位数增速,并且隔几年还亏一次,或亏个大的,然后再轻装上阵。

2021年,全球贸易恢复,公司产品涨价,然后业绩飙升。后来公司营收虽有波动,但是平均增速仍然能够保持10%以上。

2025年一季度,公司营收增速仍然高达24.68%。

再看公司净利润增速,过去这么多年,基本上都是增长两年,再下滑两年,节奏感和周期性非常强。

2025年一季度和上半年,富春染织净利润增速同比下滑80%以上。

有一点好处是,尽管净利润增速波动很大,但是公司净利润一直为“正值”。

看过往业绩,没太大意外,也没太大惊喜,就跟行业周期走,跟商品周期走。

所以,公司业绩预警,但是股价还大幅上涨,有一个可能的因素就是:反内卷。

最近一段时间,焦煤、焦炭、多晶硅、工业硅、玻璃、纯碱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很厉害。

大家炒反内卷题材也不短往外扩散,生猪、棉花、甚至焦糖等商品也蠢蠢欲动。

富春染织属于中游行业,上游棉花涨价了,它的产品也会同比例涨价。由于它产品价值高,所以同比例涨价后,它的利润其实还是增加的。

所以,资源类价格上涨,对公司业绩其实是有一些好处的,尤其是,资源品趋势性上涨的时候。

从这个角度上看,公司业绩预警,脚脖斩,公司股价不仅没下跌,反而有所上涨。

当然,股价强势更重要的原因是,富春染织的新业务预期。

只要跟传统行业的上市公司聊,大家都有转型的想法,只不过有些公司无能为力,有些推不动而已。

一个正面案例是,南山智尚。

这家公司主业也是做纺织服装的,但是公司又开发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和锦纶纤维两大材料。

锦纶纤维的特性是,高强度、耐磨、耐腐蚀的特性,所以他用于作训服/作战服、防割手套、抗撕裂作战背包等等军品。

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,密度低(轻量化)、抗冲击强度高(高于钢铁15倍)、耐切割性强,主要用于防弹衣、降落伞等等。

但是万万没想到,这种产品竟然也能用于机器人的腱绳,就是机器人手上活动的原料。

然后,南山智尚就打上了机器人行业的便车,这一块业务狂飙。下面红框就是它的业务。

现在,南山智尚成功从纺服行业,切入到了机器人产业链。

当然,富春染织原来的纺服业务,没有这样的产品。

但是富春染织转型的决心很大,而且它也有能力和条件转型。

富春染织2021年上市,募集了不少资金,现在账上还趴着6.7个亿的资金。

所以,现在公司账上有钱。

如果你是上市公司老板,你往哪里转型?当然是,哪里是政策支持的方向,往哪些转啊。

现在最热的板块,也就是所谓的“新质生产力”,比如新材料、氢能、芯片、机器人、量子计算等等。

这些跟富春染织相关最大的包括,新材料,走南山智尚的道路;另外还有,机器人业务。

南山智尚已经有先发优势了,再走它的原路,无论是开拓业务,还是资本市场炒作,公司都很难有优势。

那么就剩下机器人业务了。

问题是,机器人业务,跟公司当下的业务有什么协同性呢?

1、行业知识迁移:公司在纺织生产场景积累的工艺知识库(如纱线张力控制、染液配比精度)可转化为机器人运动控制算法。

纺织生产中的多轴协同需求(络筒机精准收卷、染缸吊装定位)与工业机器人关节控制原理相通,技术转化效率高。

智能化纺纱项目中应用的机器视觉自动识别技术(在线检测、故障自诊)可直接迁移至机器人感知系统开发。

2、供应链复用优势:纺织机械制造所需的精密加工能力(轴承、传动部件)与机器人关节制造存在设备共通性。

公司所在的长三角地区集聚了全国60%机器人本体企业,形成“研发-制造-应用”闭环。

总之,传统制造业,可以切入机器人产业的。发展机器人产业,可以提升原业务生产效率。

再看两个消息:多个券商都把它跟Peek材料结合起来,而且提到了中研股份。

PEEK材料是一种特种工程塑料,密度仅为金属的1/3-1/4,具有优异的耐磨性和自润滑性。

之前大家没认识这个材料的重要性,几个月前的机器人运动会,丑态百出,大家一看,这不行啊,机身太重了,不灵活啊,关键和动作也很僵硬。

解决办法就是,用peek材料代替原有材料,既减少机器人关节摩擦和磨损,又能提高使用寿命和运动精度。

总之,人形机器人,得用peek材料。

券商提到的“中研股份”,在PEEK材料领域,什么地位呢?

全球PEEK生产厂商呈现“一超多强”竞争格局,国外龙头是:威格斯、世索科、赢创。国内的绝对龙头是:中研股份。

可以确定的是,国内的人形机器人,基本上都用中研股份的Peek材料。

现在的问题是,peek材料的价格居高不下,一般在800-1000元/kg。

而且,PEEK材料生产工艺复杂难度大,对加工的设备,加工的工艺要求都比较高,前期投入的资金也比较大。

总之,Peek材料有很高的门槛。

既然如此,富春染织为何能从纺服领域进入peek材料行业呢?嗯,有一些故事还没讲。

现在,有预期差的是,富春染织进军peek材料行业,很多人并不知道。

这将如何影响股价呢?

类比南山智尚。

切入机器人概念之前,股价10元。切入机器人概念后,股价最高涨到了27.27元,涨幅170%。

即便现在回撤了,南山智尚也有近100%的涨幅。

现在,大家需要思考的是:

1、富春染织,怎么会有进入peek材料行业的预期呢?

2、富春染织,进军Peek材料后,未来还有哪些想象空间呢?

我认为,富春染织进入peek材料的概率不大,因为peek材料确实门槛比较高。

但是,用peek材料生产机器人结构件可行性还是比较大的。

如果这样的话,富春染织的跨界幅度就比较大了,未来就是双主业模式了。

机器人结构件有哪些对标公司呢?肇民科技。

肇民科技坐上机器人的东风后,股价最多上涨了430%,现在即便有所回调,涨幅也有300%。

如果富春染织未来搞“双主业”,那么Peek材料的结构件,会是业务的重点吗?会不会继续往前走呢?毕竟公司账上还有很多资金。

现在,富春染织14.4元,从底部涨了40%。

所以,大家觉得,富春染织未来还有多大的空间呢?

声明:1、本文提到的逻辑链条存在很多假设前提,读者学习知识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这一点。2、本文所提及的公司旨在对市场逻辑和行业现状进行知识普及,不代表推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