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动权益基金再“亮剑”! 哪家基金公司的整体“赚钱效应”更强?
- 2025-07-22 11:41:38
- 381
这是投资搜神记的第 333 篇文章
2800字 | 全文阅读约需15分钟
市场逐渐回暖,沪指也终于在8个多月后重新站上3500点!各位投资者朋友们,你们对自己在上半年的投资理财“成绩单”还满意吗?
资产配置的选择不同,让大家的投资收益各有差异。但选择主动权益基金的投资者,在今年上半年的收益率可能会更丰厚一些——主动权益类基金(含QDII基金)的平均收益率超过9%,大幅跑赢市场主流指数,超额收益显著。
相比单只产品的业绩盘点,笔者认为基金公司的整体业绩对大家更有参考价值。毕竟我们无法回溯到半年前重新“下注”,而投研实力更强的管理人团队已经多次展示了他们战胜市场的能力,有望在下一个投资周期中再创佳绩。
正因如此,在这篇文章中,我们将综合考量基金公司旗下所有主动权益基金的表现,兼顾其长期与短期业绩、溯源公司投研文化,寻找那些整体“赚钱效应”更显优异的基金公司。
绩优基金公司①中欧基金:精准掘金,股债“双核”驱动
作为一家以主动管理见长的基金公司,中欧基金旗下的产品频繁在高重量级、高含金量的榜单中“亮相”,几乎从未缺席各类绩优基金的业绩盘点榜单。
今年上半年行情收官后,国泰海通证券发布了最新的《基金公司权益及固定收益类资产业绩排行榜》,毫无意外,中欧基金的权益投资和固收投资业绩双双居于行业领先地位。
上述榜单数据显示,截至2025年6月30日,中欧基金在13家权益类大型公司绝对收益业绩榜中,近一年业绩排名第2,近十年业绩排名第4。
近十年74.46%的平均收益率,证明这家基金公司有足够的底蕴应对市场的变化、穿越市场的频繁震荡,该业绩的含金量不言而喻。如果我们把维度缩短到近一年的时间,内外部影响因素复杂多变、投资者风险偏好提升,考验的则是基金公司对新投资环境的应变能力。
中欧旗下部分权益基金近一年业绩一览
如上图表所示,中欧基金旗下有9只权益类基金在近一年的排名均进入同类型前5%。在近一年频繁的风格切换和板块轮动中,敏锐地捕捉到了AI、人形机器人、创新药等多个产业的拐点及布局机会,果断出击,斩获了丰厚的回报。
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中欧数字经济混合A这只基金,自成立起便深耕人工智能领域,通过持续密切跟踪产业链上下游的变化,形成前瞻性的产业趋势判断,对AI核心赛道进行重点布局。同时根据量产和商业化进程的调研,动态衡量标的估值、灵活调整仓位,在科技投资热中保持冷静思考、客观判断和科学决策,最终实现了业绩的领跑。
再如中欧医疗创新股票A,对创新药拐点的前瞻判断也十分精准。今年5月份,中国创新药企业发布重磅消息,在重要单品研发和全球授权方面接连取得标志性进展,而在该基金的一季报中,就提到了“国产创新药国际化能力显著提升”、“看好创新药持续突破”等关键判断。
中欧基金亮眼的权益投研实力,似乎有些掩盖了这家基金公司在固收投资上的光芒,但实则不然。
国泰海通证券发布的榜单数据显示,截至2025年6月30日,中欧基金在14家固定收益类中型公司绝对收益业绩榜中,近一年业绩排名第1,近七年业绩排名第3。
在诸多复杂因素冲击下,面对利率曲线不确定与信用利差压缩的市场环境,中欧固收投资团队坚持“风险识别优先于收益追逐”的理念,不盲目加杠杆、不追逐热点,以稳中有进的投资风格进行资产配置和风险控制,在固收投资上同样星光熠熠:
凭借着对于利率走势的深度研判和对久期交易价值的重视,中欧诚悦债券A近一年位居同类排名前4%(29/936),中欧瑾泰债券A近一年同类排名前5%(40/936);凭借对转债市场的精准判断,基金经理适当放大组合弹性,中欧可转债债券A近一年同类排名第1(1/38)。
股债两端均创造出优异业绩的背后,实则是这家基金公司系统性投研平台的厚积薄发。据悉,中欧基金多年前就提出了“中欧制造”的理念,希望通过专业化分工、工业化流程和数智化平台,打造优质的公募基金产品,力争以可持续的优异业绩回报投资者。
能够实现股票债券“双核”驱动的绩优基金公司,值得我们重点关注。
绩优基金公司②嘉实基金:扎实投研,筑起业绩的护城河
要寻找中长期业绩俱佳的基金公司,我们的第一反应还是到老牌券商系公募中筛选。原因无他,这类公司积累了丰富的投研经验和人才队伍,通常能更自如地面对投资环境的变化。
作为“老十家”公募之一的嘉实基金,近年来主动权益业绩表现出色。
国泰海通证券最新发布的权益类基金绝对收益排行榜中,嘉实基金近一年权益类基金绝对收益在13家大型公司中排名第3,近两年业绩排名也是第3。
在这里,要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嘉实基金的主动权益投研架构:其投资部是按照不同投资方向划分为成长组、价值组、平衡组等投资小组,研究部则是基于行业赛道划分的分为大健康、大消费、大科技、大制造、大周期等研究小组。
通过专业化的分工协作,让投资、研究、交易、风控等各个环节职能团队发挥专业所长、高效协同,这种机制的设计给嘉实基金带来了什么?最直观的是一批不同风格的绩优主题基金。
嘉实部分主动权益基金近一年业绩一览
数据及排名来源:Wind资讯、国泰海通证券,数据截至2025.06.30
细心的朋友们会发现,上图表中前5只普通股基,刚好实现了对科创、医药、绿色、制造、港股等多个领域的覆盖。换句话说,在嘉实主动投研重点布局的这几大赛道,在近一年都做出了一只业绩优异的主题基金。
拉长考核周期到近五年,嘉实基金也有一批权益基金十分能打,长期跑赢业绩比较基准及市场主流指数,最扎眼的是嘉实资源精选、嘉实美国成长这两只基金,在近五年分别以121.54%、113.69%的收益率实现了净值翻倍。
在绩优基金经理队伍上,嘉实基金也成功实现了“老中新”的同台,既有杨欢、李涛等近十年投资经验的行业“老兵”,也有郝淼、蔡丞丰、孟夏等行业的中坚力量,亦有赵钰、陈俊杰等入行便迅速打出名声的新锐基金经理。
不同资历均有绩优基金经理涌现、不同赛道均有绩优基金拔尖,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嘉实基金平台化协同投研体系的优越性。多层次人才涌现,也体现了这家基金公司积极向上的投研文化,有机协作、共同进步,优秀的投研理念方能一脉相承。
老牌公募出品的拳头产品,还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。
绩优基金公司③万家基金:稳中求胜,十年终“夺魁”
大家是如何以时间年限来定义短期、中期和长期投资的?在基金投资中,广大基民比较认可的说法是:1年以内为短期,1年到5年(或10年)为中期,10年以上为长期。
权威评级机构发布的基金长期业绩榜单,也都是默契地以“近10年业绩”为最长考核时限。笔者认为原因主要有两点:一方面,成立满10年的基金数量恰到好处,再次之前的基金数量已十分有限;另一方面,10年前的投资环境与今天已大相径庭,再往前追溯的意义不大。
因此,在理财产品的长期业绩榜单中,十年期排名具备极高的“含金量”。
在国泰海通证券发布的《基金公司权益及固定收益类资产业绩排行榜》,截至2025年6月30日,万家基金以151.15%的近十年权益基金平均收益率,在81家基金公司中位居权益类基金绝对收益榜第1。
万家旗下主动权益基金近十年业绩一览
万家旗下的主动权益基金,总是会给人一种“润物细无声”的感觉:在短期内比较少有业绩特别拔尖的产品,一旦拉长周期,很多产品的长期业绩又迅速跑到榜单靠前位置。
事实上,这与万家基金对基金经理的考核方式有关。他们秉承长期主义,重视基金经理的长期投资能力,考核以中长期业绩评价为导向,兼顾当期业绩评价。对于部分特定策略产品,还会辅以投资收益率、最大回撤、投资者实际收益水平等作为补充考核指标。
于是,笔者再次去翻阅了上述榜单,查询万家旗下权益基金在其他周期的中长期表现:截至2025年6月30日,最近七年收益率为115.14%,排名9/115;最近五年收益率为21.77%,排名37/137——各阶段业绩都十分优异。
万家基金能够在近十年权益榜单“夺魁”,亦是长期主义的一次大胜。如此鲜活的成功案例摆在我们面前,我们是否也应该培养对短期波动的钝感力,放手去拥抱长期复利的幸福?
正所谓,积小胜为大胜,积跬步至千里。
(全文完)
风险提示:投资有风险,理财需谨慎。投资人应当阅读《基金合同》《招募说明书》《产品资料概要》等法律文件,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,特别是特有风险,并根据自身投资目的、投资经验、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。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、谨慎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,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。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业绩,其他基金业绩不构成本基金业绩的保证。
- 上一篇:块钱一碗的面被通报宴请
- 下一篇:美国联邦加州政府